全国服务热线:0898-08980898
当前位置: 首页 > 星辉注册 > CRM系统CRM系统

【非遗科普展专访】南宁市一职校炫技广西非遗科普展 筑起民族文化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3-02-25 13:44:09点击量:
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教育 > 正文

广西新闻网南宁9月17日讯(记者 黄玲娜 实习生 覃欣)这里有香气扑鼻的米粉、造型精美的民族小吃、刀工细致的剪纸,还有美轮美奂的掐丝珐琅画……引得参展嘉宾赞叹不已。9月15日,2022“爱上非遗科普展”在广西科技馆开幕,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这些充满烟火气息的展品,让非遗科普展更显“活色生香”。

该校在本次非遗科普展上参展的项目有非遗民族特色小吃、民族剪纸和掐丝珐琅画技艺,展出作品丰富多彩,都是由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尤其在南宁生榨米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天玲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现场展示厨艺,将一份份热气腾腾的米粉献上。嘉宾闻着香味来到展位前,在品尝过米粉后感叹:“原来这才是正宗的南宁生榨米粉,太好吃了!”

黄天玲老师现场制作南宁生榨米粉。实习生 覃欣摄

学生们一边吃着南宁生榨米粉一边做直播。实习生 覃欣摄

创新职教非遗课程 助力民族文化传承

据介绍,水街天天生榨米粉,是百年水街和南宁最有名的生榨米粉,已被政府评定为南宁老字号,列为南宁市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创始人黄天玲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为南宁生榨米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该校以“广西民族特色小吃技艺传承”为切入点,开设中小学普职融通课程,传承民族饮食文化。加大力度组建校园“非遗传承人+技能名师”工作坊(教师团队),有效提高民族文化与技艺的传承,开设民族文化与技艺传承相关的专业。有效利用学校餐旅专业的资源,将广西恭城油茶、螺蛳粉等非遗小吃与烹饪专业发展密切结合,开设南宁传统小吃课程。烹饪专业通过蒸、炒、炖等烹制课程,融入民族小吃技法传承。南宁市一职校开设相关专业及专业课程作为支撑,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能持久延续。

南宁市一职校学生现场制作绿豆饼。实习生 覃欣摄

非遗技艺进职校 筑起民族文化新高地

南宁市一职校领导高度关注广西特色小吃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传承,学校依托餐旅类专业,先后创建广西民族特色小吃展示馆、广西特色小吃体验馆和广西特色小吃非遗展示馆,三馆联建,形成了以“工匠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围绕立匠心、炼匠艺、守匠业、传匠魂四个成长阶段,形成独特的民族特色小吃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

除了南宁生榨米粉外,学校借助校园壮乡美食研发中心,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桂林米粉、桂饼、油茶、龟苓膏等引进非遗小吃技艺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实现“文化、职业、技能、创新”四大核心素养贯通培育。以非遗大师工作室、自治区级劳务品牌培训示范基地、示范性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八桂劳务品牌”——米粉师傅培训基地为平台,围绕“能学习、能生产、能展演、能比赛、能研发、能创业”六大能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职业品质和精益求精工作态度的“工匠型”人才,让学校成为传播推动民族餐饮文化、非遗美食技艺传承和发展的高地。

学校以三馆联建联展为主要平台,积极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非遗美食体验活动,吸引了来自社区、中小学、银行、部队等各界前来体验,展示民族文化、增进各界交流、凝聚社会智慧、扩大品牌影响,为实现广西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和全民共享提供一定支持。

自2015年以来,学校与广西烹协在全区14个市开展了160多场特色美食(小吃)评选和推广活动,评选出桂菜名小吃60个,100多个特色小吃菜品申报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有4个广西小吃首次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各色民族小吃让人垂涎欲滴。记者 黄玲娜 摄

在本次非遗科普展上,南宁市一职校通过图文展示、实物展览及学生技艺演示,全面展示了在非遗教学方面的成果和亮点,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常态化、规范化提供了实践案例。南宁市一职校副校长覃佩娟表示,通过参加本次非遗科普展示活动,让更多的市民能够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看到它们背后的这种中国人的匠心与坚守。让中职生以时代精神赓续优秀传统,更好的构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让文化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

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展出的学生作品掐丝珐琅画。实习生 覃欣摄

学生在展示剪纸技艺。实习生 覃欣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  电话:0898-08980898  手机:13988888888
Copyright © 2012-2018 星辉娱乐|注册登录平台用户APP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粤ICP备88888888号  

平台注册入口